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是由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编制并发布的一个创新性经济指标。该指数旨在通过量化的方法,对企业的信用建设发展水平进行精准画像,综合评估企业的生命力、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1月、2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分别为160.48点、160.73点,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与2024年相比,企业信用水平向新向好态势明显。
据公开资料,2023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平均水平为149.71点,2024年四季度信用指数分别为159.00、158.90、157.35、159.84(平均水平158.77点),表明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波动调整”。指数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的不断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的韧性和潜力,经济运行呈现向好态势。
指数显示,全国企业、区域企业、行业企业在信用水平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趋势:
全国企业信用水平稳中有进
2025年2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较1月上升0.25点。可靠性分指标、经营性分指标、财务性分指标、关联性分指标总体稳定,合规性分指标环比小幅上升,监管性分指标环比略有下降,但信用风险低企业占比有所提升,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向好。
区域企业信用水平微幅上升
2025年1-2月,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均为安徽、浙江、江苏、北京、陕西等5个地区。
全国大部分区域信用指数实现环比小幅增长,其中新疆、辽宁指数环比增幅较大,排名大幅上升,两地信用风险高或较高企业占比均下降,企业规范经营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信用状况持续优化。
行业企业信用水平普遍提高
2025年2月,大部分行业指数较上月有所升高。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指数增幅最大,监管性分指标明显提升。住宿和餐饮业指数连续7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指数排名稳步上升,首次进入前6名。
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点为100点。2014年至2024年,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由2014年的100点,波动上升到2024年的158.77点,总体呈现“小幅波动、稳中上升”的发展态势。纵观中国企业信用指数11年来的发展趋势,虽然受到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和冲击,中国企业信用水平小幅波动,但总体持续上升,市场秩序稳中向好,企业经营活力持续恢复,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意愿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下阶段,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有效发挥政策效能,进一步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